服务热线:020-62383795 | 13265186900

论管理制度中的“刚”与“柔”


德明思咨询资深营销类培训师崔自三老师文章


      老子说:“大道至简”,意为任何大的道理,都是简单而朴素的。其实,就象管理,无非“刚”与“柔”二字。但是,如何用好“刚”与“柔”,则大有学问。

“刚”是必须的,是内在。古语说,无规矩不成方圆,任何一个社会或组织,包括个人,如果没有法度,或者说约束,那就会象疯长的野草,让田地荒芜,同理,如果一个组织没有规章制度,就会造成社会缺乏法度,不仅内部会变成一盘散沙,而且对外也毫无力量。


晚清甲午海战,一向自认为“亚洲第一海军”的中国From EMKT.com.cn为何失利?为何自恃强大的“北洋海军”一触即溃?战前,日本间谍通过北洋海军军舰炮筒子上,士兵在晾晒衣服,由此推断清军军纪松弛,缺乏凝聚力与向心力,战斗打响,虽也有部分将士非常英勇,但大势难以挽回,北洋海军溃败。而同样是在中国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战果时期的秦国,为何能够统一中国?也许跟采取“商鞅变法”,建立让老百姓信得过的制度,韬光养晦,从弱小到强大有莫大的关系。


“刚”是什么?是“道”,是规律,是原则,是制度,是律令。没有“刚”,如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,企业或组织就失去了发展的根本。当然,这个“刚”,应该是大家的“刚”,也就是大家共同认可的“刚”,也就是说,组织管理制度要想让大家更好地遵循,一定是建立在民意基础上的,那种拍脑门决策,拍胸脯承诺,拍大腿后悔的做法,应该摈弃。


实际上,“刚”的前提要讲求趋大势,平等、民主,遵循公开、公正、公平。“刚”缺乏民意基础,就会导致“刚者易折”,建立在集思广益上的“刚”,才会成为大家心目中的“刚”,而不单单是管理者或领导人的“刚”,其次,“刚”只有公开,让大家讨论或检核,公正,没有“你的”、“我的”之分,公平,“刚”之面前,人人平等,没有特殊,才会让大家心服口服。


“柔”是必要的,是外在,是内在的另一种形式。老子曾问弟子是牙齿硬还是舌头硬,弟子想都没想,回答是牙齿硬,这时,老子张开嘴巴,让弟子看,舌头还在,但满口的牙却没有了,寓意是什么呢,“刚”固然重要,但其实“柔”更有力量,所谓以柔克刚即为此意。这就是《道德经》所说的:“上善若水”,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,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修行之道,“柔“,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到“刚”所达不到的效果。


中国人讲究“外圆内方”,这个“圆”,实际上就是“柔”,是指处事的灵活性,在管理层面,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,因地、因时、因人制宜,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度,儒家思想主导中国政治、经济、社会等各个领域和层面,管理,就应该接地气,即充分地结合国情、企情、人情,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,情字当头,是作为管理者实施管理必须要考虑的关键要素。


但这个人情,不是凭关系、拼血缘,否则就属于人情化,导致的结果,必然是不讲原则,无视规矩,那种发展帮派主义,见风使舵,搞裙带,面对规则制度,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,不是真正的“柔”,它是一种“无原则主义”,或“无政府主义”,真正的“柔”更多的是基于人性的需求,实施人性化管理,通过对人自然属性、社会属性的挖掘,按照马斯洛五大需求层次论,满足生存、安全、社交、尊重、自我价值实现等人性化的需求,引导员工通过实现自我价值,为企业也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

那么,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才是受大家欢迎,而扎实有效的?

笔者认为,在中国本土,中式管理,应是法家加儒家,更长远来看,还要再加上道家。商鞅变法,卫鞅为秦国建立法纪及信誉制度,取信于老百姓,最后强大,韩非子进一步完善法家制度,让“依法治国”成为复兴国家的蓝本。法,是一个国家,或组织的本,这是“刚”的方面。


儒家,讲究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;温、良、谦、恭、让;忠、孝、勇、恭、廉”,讲究“中庸”,以及“以德服人”,“天行健,君子当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当厚德载物”,通过管理者提升自己的领导力,用自己的人格魅力,而不是威权,来做管理,必能事半功倍。历史上,孙中山就属于典型的“以柔克刚”,领导力超强的人,论革命功绩,他不如黄兴,但大家还是拥戴他,他的“民族、民权、民生”三民主义,他的“天下为公”、“博爱”,这种高度、胸怀与格局,让他成为一个值得追随的人,因此,被民国尊为“国父”,相反的例子也有,蒋介石的管理,更多地是通过“权利”来实施,恐吓、暗杀,让国民党离心离德,最后败走台湾,他是典型的“只刚不柔”。

真正有效的管理,应该“刚柔相济”,此乃管理要义。


在日本,被尊为“经营之神”的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,一次技术骨干野田来找他,由于保姆请假,问“这周能否提前半小时上班”,这样就可以提前下班,去幼稚园接孩子,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,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,怎么办?他的做法就是果断拒绝:“如果我给你破了例,就可能有更多人破例,这样公司就难以维系了。”野田很失望地离开了。但没有多久,服务部的同事打来电话,问是否可以派同事把孩子接到公司,下班后,再让野田带回家。野田当然同意了。更没想到的是,几天后,野田买了礼物,去看同事,顺便接孩子回家,一推开办公室的门,她愣住了,作为公司负责人的松下幸之助,正趴在地上,憨态可掬地陪孩子做游戏,松下解释说:今天服务部的同事,都抽不开身,他正好没事,就抽空去接了孩子”,后来,野田也知道,服务部去接孩子,也是松下的主意,野田说“每当回想松下趴在地上,象保姆一样照看孩子时,我就认定这个人值得一生追随”。松下幸之助说“一个人要坚守规则,在制度面前不给任何人开后门,但又要讲人情味,尽力帮助他人。”或许正是他一面守规则,一面又讲情分,才领导松下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绩。

这就是刚柔相济,充分结合的经典案例。


最后,道家收尾,讲求“无为而治”,管理者要学会和善于分权、授权,从而“人在千里之外,法眼无处不在”,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。此亦为“柔”之道。

管理有四大原则:“凡事有人负责,凡事有章可循,凡事有据可查,凡事专人检查”,这里面的“章”,就是“刚”性的管理制度,经营的关键在管理,管理的关键在考核,管理的“刚”不能打折扣,管理不是和稀泥,过于强调道德的力量,幻想人之初,性本善,则是管理“幼稚症”,祈求“以德服人”,用道德感召,来替代管理的“刚”,也显然并不可取,但只有“刚”,没有“柔”,也会让管理失去亮色,而缺乏回旋的余地,会导致刚者易折,按照易经阴阳转化,柔,实际上是更强大的“刚”,组织管理,只有刚柔并济,才能相得益彰,发挥出最佳的管理效果。  


Copyright © 2010-2023 广州德明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专注企业内训13年技术支持力洋网络